百姓医药馆 > 安全用药 > 药房资讯 > 正文

药店经营千万别碰四大致命误区

发布时间:2015-12-14 17:31:06 来源:互联网 编辑:百姓健康网 967人关注

摘要:消费者在接受了多年的营销技术洗礼后,他们对各种行销手段的理解力不会比任何一个营销高手差。而且消费者精打细算的程度是超乎想象的,表面上商家的免费活动可以吸引很多顾客,但实际对比药店的营销成本,效益可能未必能高于预期,而且顾客也会对商家真正的增值服务产生疑心,怀疑是动机不纯的推销。

在辅导创建服务流程中,我喜欢用“接触点管理”来解释:一个服务流程中,顾客能感受到自我需求被满足是通过与企业的许多接触点来实现的。营销4P中的4P就是对顾客与企业接触点的经营,但是零售药店是以专业服务为导向的,应该在4P中加上人(People)、实现专业的物质环境(Physical Evidence)与实现专业的过程(Process),也就是营销7P。

为了关注在流程中对顾客的需求,可以采用接触点分析的方式,寻找创造顾客满意的服务经验。尝试先把销售放一边,即使会议营销也是最后一天才谈商品,他们都知道先经营顾客的经验再说商品,我们如何把体验与销售放在一块呢?如果想不通这个道理,那么就难以理解O2O体验馆为何大费周章的投资了。

致命误区四:没有对高管考核销售结果笔者曾经辅导某家连锁药店改善服务质量,期间涉及到员工薪酬体系的改革。当笔者重新分配员工基本工资、职务津贴与奖金的权重时,调高了员工基本工资占比,这在零售药店是个很受争议的做法。当时企业经营者问,如果基本工资占比提高,是否意味着员工考核的重点不是销售结构,而是服务过程,如果销量下降怎么办?如果把销售比重从基层员工身上降低,那么该加在谁的身上?

我的回答是:当然加在高阶主管上!纵观服务业的优劣,都是先有服务品质优劣,才有销售优劣。企业经常把销售的重任放在员工身上,而经营策略的好坏却从不纳入考核。在有限的资源下,员工能做的就是热情服务。但是,设计企业顾客关系管理、分配资源、管理成效的是高阶主管,所以员工考核的应该是过程,而高阶主管(包含总部各部门主管)考核则应是结果。

当行业掀起价格战,营销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避免这种事发生,而顾客关系管理则需要领导部门,透过DIKI(资料收集、资讯分析、形成顾客需求体系及建立客户关系网)建立顾客发展的管理。尤其是顾客服务模式和客类经营模式的建立。

每一个病症的服务模式,如慢性病、儿科、妇科、甚至最常用的感冒药,顾客在服务需求上都有其特殊的接触点及服务方式:有的需要长期管理,有的需要隐私管理、有的需要更快速的服务……当顾客进入货架区或者接触点后,服务模式就被启动,员工的专业及热情就成了个性化,否则很多顾客不会愿意听店员的意见。

营销部门对不同客类的商品需求性应该了如指掌,从而帮助商品部门辨别商品在不同消费群体中的生命周期,并分析门店服务模式下顾客的成长性,适时指导门店在哪些接触点上改善。

分享到:

说两句吧

验证码
你还可以输入个255